星空体育app下载官网最新版:
三年前,马斯克曾说过,“芯片荒之后,全球将争抢变压器”。当时很多人觉得他在杞人忧天,没想到如今2025年,这番话竟然成了现实。现在,普通变压器的交货期需要等上两年半,甚至一些大型变压器的交货时间要等三四年,价格比2020年上涨了60%,即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。
这场席卷全球的“变压器危机”让各国都陷入了混乱,但中国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稳稳站住了脚跟。
美国的电网设备公司,交货期已经排到了明年,欧洲很多新能源项目因为缺少变压器而被迫停工,甚至日本日立能源的本土工厂也出现了供应困难的情况。这个曾经在电网中不起眼的“铁疙瘩”,如今变成了比芯片还要珍贵的战略物资。普通变压器要等两年半才能交货,大型的更是要等三四年,价格上涨了60%,即使有足够的资金,很多时候也很难买到。
谁能想到,这个负责将高压电转换成低压电的“电力转换器”,如今竟然卡住了全球发展的脖子?
变压器的作用看似简单,却是不可或缺的。发电厂发出的电力必须通过变压器来降压,才能传送到家庭、工厂和数据中心。它的作用就像水电工手里的改锥,平时看似不起眼,但没有它,一切都无法运转。
然而,现在,AI算力革命和新能源转型正在推动变压器需求的急剧增长。马斯克的XAI项目就需要10万块芯片来搭建集群,单是这一套就需要70兆瓦的电力,相当于20万人的用电量,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变压器。此外,2024年全球售出了1730万辆电动车,每座超级充电站都需要专门的高功率变压器,这使得全球的变压器需求激增了好几倍。更不用提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,它们对变压器的需求是传统电站的五倍多,甚至在德国曾出现“负电价”现象——电力生产多了,但因为缺少变压器,电送不出去。
需求猛增,可产能却远远跟不上。虽然变压器看起来很笨重,但它其实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,绕线、装铁芯都需要熟练的工人,培养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至少要半年时间。关键设备——绕线机也非常稀缺,采购周期常常需要一到两年,制造商也不敢轻易扩产,因为他们担心需求突然下降,新的生产线可能就会闲置。
更麻烦的是,变压器的核心材料——取向硅钢,这种决定变压器性能的关键钢材,其生产工艺极为复杂,需要精确的炉温控制和合金浇铸,而全球46.9%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。美国已经没有能生产取向硅钢的工厂了。
尽管全球都陷入了变压器短缺的困境,但各国的情况差别很大。最糟糕的当属美国,完全是自己把路走窄了。
美国能源部承认,本土变压器的产能连总需求的20%都满足不了,超过三分之二的设备已经服役超过30年,早该淘汰却仍在继续使用。而在这种情况下,美国还坚持对中国的变压器加征104%的关税。特朗普政府更是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发布行政命令禁止采购中国变压器,声称担心嵌入的软件和硬件会被远程操控。
休斯顿港曾经扣留过一台中国变压器,拉到桑迪亚实验室仔细检查,结果什么问题都没有发现,反而耽误了电网的升级进度。
现在,本土产能跟不上,想要进口却又受政策限制,美国缺少30%的电力变压器和10%的配电变压器,80%的电力变压器和50%的配电变压器需要依赖进口,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国,却因为美国的限制被挡在了门外。
与此同时,华尔街的投资者又不愿意投入资金建立本土产业链,认为成本高、竞争困难,导致许多数据中心的项目经理只能每天盯着供应商的通知,看着原本应该投入使用的设备在工地上闲置,愁眉苦脸。
欧洲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,像西门子、ABB这些大公司,订单已经排到爆满,根本不接新订单,交货期直接拖到了三四年以后。几年前,欧洲因为所谓的“政治正确”限制了从中国进口变压器,现在即使他们想反悔,也无力弥补这一空缺。原本计划推进的新能源项目,如今只能“晒太阳”,因为电网设备没法交货,整个能源系统陷入停滞,想加速也没办法。
日本的情况也很棘手,虽然日立能源是日本企业,但他们的产能分散在全球,本土的供应十分不足,只能跟着欧美一起抢购中国的变压器。
就在各国一片慌乱的时候,中国却成了全球变压器供应的“主力军”,全球60%的变压器产能掌握在中国手里。
在上海的变压器工厂,工人们熟练地加工硅钢片,组装各种规格的变压器,满足来自全球的订单;阿里巴巴河北的数据中心,从30万台服务器扩容到100万台,施工团队高效地运送变压器并安装到位,完全不受全球短缺问题的影响。
中国不仅具备强大的产能,还拥有完整的产业链,从取向硅钢到绕线机,从设计到制造,每一个环节都能自主掌控。2025年,中国变压器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印度、墨西哥和土耳其。变压器货船正从中国港口驶向全球,成为全球电网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马斯克在2025年7月再次在社交平台发文,强调电力瓶颈将成为AI发展的最大障碍。对于美国来说,这句话尤为贴切,他们竭尽全力限制中国芯片,却没想到自家的AI基础设施却因为变压器的短缺而受到了严重制约。
黄仁勋也在采访中直言,变压器短缺正在影响市场和就业,许多工厂的计划不得不推迟。台积电为了在美国建立新厂,成本上涨了10倍,但即便芯片能够生产出来,如果没有变压器供电,数据中心也无法开机。
与此相对,中国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,还能支援全球,这并非偶然,而是多年来产业积累的成果。美国的“围墙政策”本想遏制中国科技,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美国以为限制中国变压器进口能保障国家安全,却忽视了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赖。
如今,美国面临着电网老化、产能不足的困境,想进口却又受到高关税和禁令的限制,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变压器在全球市场上供不应求。与其试图围堵,不如考虑如何共同发展,毕竟在全球能源转型和AI革命的大背景下,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。
中国用实力证明,发展产业并不是靠封锁,而是靠脚踏实地的积累,这或许正是美国最该理解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