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来源:智车科技 在无人驾驶的“驾驶技能”里,横向控制算法就像司机的双手——它决定车辆能否精准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行驶。而在众多横向控制算法中,纯跟踪算法(PurePursuit)凭借“简单好用”的特质
引言2025年,无人驾驶的战场已不再是传统车企的独角戏,AI巨头们纷纷下场,试图用算法和算力重新定义“开车”。尤其是被称为“AI四小龙”的商汤、旷视、云从、依图,它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自动驾驶领域,试图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分一杯羹
在全球智能驾驶技术快速的提升的背景下,L4算法公司正慢慢的变成为无人驾驶行业的核心力量。尤其是在城市NOA(Navigated Open Autonomy,导航开放无人驾驶)领域,这一些企业凭借其在AI技术、数据处理和软件架构等方面的一马当先的优势,正积极助力传统车厂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
截至5月31日,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156,823 辆,同比增342.35%。如此高的销量,其中一个重要的卖点就是华为智驾。在华为智驾ADS的加持下,赛力斯赢得了不菲的销量并实现了扭亏为盈。反观特斯拉,在国内车企的内卷下,销量没有到达预期,并放弃2030年年交付2000万辆汽车目标
7月25-26日,以“无人驾驶 感知未来”为主题的“2021无人驾驶未来发展大会”在北京亦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,ISC名誉主席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、大会执行主席清华大学杨殿阁教授、北京理工大学龙腾教授等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
众所周知,AI芯片是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之一。在各家车企纷纷入局研发智能汽车之际,算力小且大部分来自海外的AI芯片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。为了改变此种情况,平衡供求不均的关系,国内涌现出一批AI芯片企业,其中较为知名的当属地平线
量产传感器方案趋于收敛,Momenta用“飞轮”加速软件和算法车间流转
当硬件方案趋于收敛,无人驾驶技术进步的空间在于如何让数据转动起来。2020年6月30日,Momenta对外分享了其“飞轮式”L4(MSD, Momenta Self Driving)最新进展,详解了他们是如何让数据和算法在车与车之间流转的